桂林市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
桂林是养殖大市,每年的生猪出栏量达450万头。为解决产业发展与养殖污染的矛盾,我市各级水产畜牧兽医部门以“生态养殖”和“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”为两大工作重点,推动我市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。
近年来,我市在漓江流域的规模养殖场内全面推广“高床+微生物”、“干清粪+雨污分流+固液分离”、“微生物+”等技术,全市新建、改建的高架网床畜禽养殖场48家,建设面积40700平方米;全市使用微生物益生菌养殖技术的规模猪场756家,规模肉牛(羊)养殖100%以上使用微生物发酵技术,规模养殖场(小区)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比率达85.24%,规模养殖场粪污利用比例达85.38%。全市通过自治区生态养殖示范认证养殖场756家,占全市规模养殖场的72.48%。
2016年,我市划定了中心城区禁养区红线,正式启动中心城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;各县区划定了各自区域范围内的禁养区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各城区共关停1120家畜禽养殖场,其中依法拆除610家,迁移生猪75708头,拆除畜禽栏舍24.53万平方米,市本级财政共投入1.2亿元,整治工作效果明显。
对于非规模化的村屯家庭养殖户而言,“改圈”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。据了解,在2017年到2018年两年时间里,我市共安排改圈15769户,2017年已完成7935户,2017年全市创建生态养殖助农增收示范村30个、生态养殖助农增收合作社示范点15个,今年创建生态养殖助农增收示范村13个、生态养殖助农增收合作社示范点21个,全面提升村屯环境卫生清理整治水平,让村容村貌更为美丽。
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
同类文章排行
- 南宁海关查获7000余吨走私冻品
- 中国肉牛产业呈现五大特点
- 17年法国牛肉再次来到中国
- 阿根廷去年向中国出口约10万吨牛
- 广西查获包括牛肉案值800万走私
- 市场上的美国牛肉为何如此便宜
- 中国肉牛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如
- 中央重要文件未来养殖业前瞻
- 数百名专家齐聚银川探讨智慧养
- 非法出售死牛被判刑